只是中国有发言权的那些乐观派低估了华盛顿深藏不露的心机。
美国反倾销法十分发达,早在《1930年关税法》中,就已经有了为避免重复救济而对出口价格进行调整的规则。美国认为,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并非商业实体,而是公共机构,受政府委托为企业提供补贴。
美国大面积铺开双反导致了多国跟风双反中国。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的资料显示,截止到2009年底,美国对华共发起了23宗双反调查,2006年仅1起,2007年激增到7起,2008年为5起,2009年达到了10起,2010年前5个月达到了6起,2012年3月22日至24日,3天之内美国就接连发起3起调查。认为在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充满了价格扭曲现象,而适用反补贴法以市场经济为前提,所以没有必要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。美国既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,采用替代国的高额成本来计算成本,得出不合理的倾销幅度,对中国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。继铜版纸双反第一案之后,美国开始加大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的力度,中枪产品范围逐渐扩大,其中包括:铜版纸、焊接碳钢管、复合编织袋、薄壁矩形钢管、非公路用轮胎、未加工橡胶磁、热敏纸、亚硝酸钠、焊接不锈钢压力管、石油天然气管道管、柠檬酸、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和厨房用金属架、油井管、钢绞线、钢格栅板、钢丝层板等产品。
美国时间2011年12月19日,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河北兴茂轮胎司法诉讼案作出判决,法院称,反倾销调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,反补贴调查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,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属于双重惩罚税率,是不合理且非法的。但是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双反调查有着逻辑上的漏洞。如果说来自美欧的反倾销大棒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那么无法否认的是,无序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则是骨子里的内伤。
做房地产的、卖衣服的都冲了进来光伏业的好日子为什么戛然而止?让许姜印象深刻的是,2009年参加上海光伏展时,很多场馆还有半导体、LED等企业夹杂其中,但到了2010年、2011年,展馆里满当当是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。这也是产能过剩的一个直观表现。另一光伏巨头江西赛维今年计划裁员五千人,近日还传出卖地筹集资金。有说法称,当前仅三大光伏巨头合计持有5千兆瓦库存,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。
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也直线下降,从2010年的1元多一瓦跌去了一半多。苏州某太阳能组件厂的营销总监叶先生便是2010年投入这个火热产业的。
新兴战略产业的光环、高回报率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,让投资光伏在2010年迎来第二波高潮。以浙江为例,200多家光伏企业中,超过一半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,做房地产的、卖衣服的都冲了进来。开始的算盘打得很好,按2010年的价格,预计一年左右就能回本,但开工没多久就惊觉入错了行,他现在希望五年能收回投资。越来越多的涌入者必然导致竞争加剧。
2011年年底,该公司曾传出裁员约百人的消息。从被寄予厚望大干快上的朝阳产业,到双反大棒压头内忧外困,中国年轻的光伏产业短短几年便冰火两重天。但他没有想到冬天来得这么快,负面消息不断,还看不到转机。当时他与朋友合资2000万转向太阳能组件。
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,隐患早已埋下,争相投资导致的激烈竞争迟早要爆发,市场洗牌只是出现得早了点而已。据说2010年硅片价格在26元至30元,一个月前不足10元。
他是无锡尚德的一名员工,就在上周,这家光伏巨头爆出裁员风波。现在大家见面,说的是你被优了没?30岁出头的许姜(化名)心里不是滋味,因为身边不少工友被裁掉了。
记者了解到,尚德关停的是在大本营无锡的第二厂区,有的员工被分流到其他三个厂区,有的拿了赔偿金走人。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看来,因为欧美的反倾销,过度竞争的矛盾提前爆发,本应在2015年的洗牌已提前到来。另一家公司天合光能也辞退了约200名管理人员,大家都在节衣缩食。现在大家见面,说的常常是你被优了没?许姜表示,尽管大家心情低落,但是相比于去年年底那场突如其来的裁员,大家已经有了心理预期,毕竟行业一片萧索。2005年许姜进入尚德时还有些小陶醉,这家公司很有名气,待遇也好。事实上,2005年到2007年,国内光伏行业迎来第一波爆炸式增长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曾有过低落,但2009年第二季度后订单又雪片般从海外飞来。
该公司宣布暂停部分产能,优化组织架构,据称影响约1500人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看来,因为欧美的反倾销,过度竞争的矛盾提前爆发,本应在2015年的洗牌已提前到来。
越来越多的涌入者必然导致竞争加剧。开始的算盘打得很好,按2010年的价格,预计一年左右就能回本,但开工没多久就惊觉入错了行,他现在希望五年能收回投资。
新兴战略产业的光环、高回报率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,让投资光伏在2010年迎来第二波高潮。现在大家见面,说的是你被优了没?30岁出头的许姜(化名)心里不是滋味,因为身边不少工友被裁掉了。
该公司宣布暂停部分产能,优化组织架构,据称影响约1500人。从被寄予厚望大干快上的朝阳产业,到双反大棒压头内忧外困,中国年轻的光伏产业短短几年便冰火两重天。另一光伏巨头江西赛维今年计划裁员五千人,近日还传出卖地筹集资金。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也直线下降,从2010年的1元多一瓦跌去了一半多。
苏州某太阳能组件厂的营销总监叶先生便是2010年投入这个火热产业的。据说2010年硅片价格在26元至30元,一个月前不足10元。
以浙江为例,200多家光伏企业中,超过一半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,做房地产的、卖衣服的都冲了进来。如果说来自美欧的反倾销大棒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那么无法否认的是,无序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则是骨子里的内伤。
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,隐患早已埋下,争相投资导致的激烈竞争迟早要爆发,市场洗牌只是出现得早了点而已。2005年许姜进入尚德时还有些小陶醉,这家公司很有名气,待遇也好。
有说法称,当前仅三大光伏巨头合计持有5千兆瓦库存,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。做房地产的、卖衣服的都冲了进来光伏业的好日子为什么戛然而止?让许姜印象深刻的是,2009年参加上海光伏展时,很多场馆还有半导体、LED等企业夹杂其中,但到了2010年、2011年,展馆里满当当是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。2011年年底,该公司曾传出裁员约百人的消息。当时他与朋友合资2000万转向太阳能组件。
现在大家见面,说的常常是你被优了没?许姜表示,尽管大家心情低落,但是相比于去年年底那场突如其来的裁员,大家已经有了心理预期,毕竟行业一片萧索。他是无锡尚德的一名员工,就在上周,这家光伏巨头爆出裁员风波。
这也是产能过剩的一个直观表现。记者了解到,尚德关停的是在大本营无锡的第二厂区,有的员工被分流到其他三个厂区,有的拿了赔偿金走人。
事实上,2005年到2007年,国内光伏行业迎来第一波爆炸式增长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曾有过低落,但2009年第二季度后订单又雪片般从海外飞来。但他没有想到冬天来得这么快,负面消息不断,还看不到转机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